自主小说屋>灵异科幻>造物主的猜想 > 第二章 初步猜想(二)
    (以太是一个物理学历史上的名词,它的涵义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希腊,以太指的是青天或上层大气。在宇宙学中,用以太来表示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17世纪的笛卡儿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

    后来,以太又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联系起来。随后,以太在电磁学中也获得了地位,而且电磁以太同光以太也统一了起来。)

    如果说这一级的造物主,是纯以太状的。当然,也有固态的球形生命体,比如星球。这样的生命体也是由更高维度的存有创造的。

    其中分离出来的低一级存有,也是由以太构成,当这样的意识在大宇宙分离演化中,又会遇到不同级别的生命存在,比如遇到低维度星球,往往这种情况以太存有是无法行使能力的,因此必须有一种介于以太和物质化的中间桥梁载体被造出,来承载以太的意识。结果也会分离了很多种造物方式,有从开始就在星球上播种原始单细胞载体的,有直接造出各种复杂体,放到星球上看是否可以适应的,然后再改进,也有两者兼有的。当然,最后,是两者兼有的胜出。在不同维度的星球上,以这样的受造物居多,且适应性较高。

    总体意识的扩散,其所创造出的不同造物版本间,也存在着彼此融合交集,这就是原始的性的产生(包括40亿年后银河系与仙女星系的大碰撞大融合也属于星系的交合)。不同能量不同属性的存在交集,从而产生了很多交叉品质的意识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所谓的人形存有,只占到大宇宙的非常非常小的可怜之极的比率。

    如果说到人形的存在,包括这种存在代表的族类,并不是我们人类理解的民族,但民族确实是这种“族类”意识的延伸扩散与分裂导致的。其实族类有极大的可能是源头意识沉降过程中的不同脉络系统或属性相近的群体总和。所以,只要存在着意识下落,族类就会越来越多,不同的品性以及分歧也会越来越多。

    请注意到这种分歧体现到一个星球上的同类中,是多么的可笑与无知。

    既然说到了意识的扩散,就算再小的意识,也应该拥有源头意识的片段,在扩散过程中,都会自动选择复制自己或比自己简易的分体人格版本。这是生命的延续,这也是本能与天性。这是创造循环意识载体的必须方法---生殖繁衍。这也说明了载体的创造也必须符合宇宙的大呼吸规律,没有无限的寿命,都符合或长或短的宇宙振动规律。

    如果说生命是一种复制,复制自己是一种本能,我们又知道,生命的原理就是DNA基因信息的半保留复制。也就是说,个体生命的形式和内容(意识、精神)的形成或成形,靠的就是这种基因信息的半保留复制机制。这个复制的过程,就像“滚雪球”或晶体凝聚那样,是一种生命尺度变换中生命信息的不变性、重复性行为,即自相似的分形生长过程。那么模仿造物主也是天性,因为造物主是自己的上一级高我,是自己的上一级高意识格段的缘起。

    古老的造物主创造了很多不同属性与外观的存有,这些存有具有高度的灵性,并发展成不同的璀璨文明。这些文明又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造物。这些各异的处于高度发达文明的存有,远远超过了我们现如今的人类,他们应该属于我们认知中“神族”的范畴。

    亚特兰蒂斯猜想,也是一次地球文明史上的耀眼的明星。它的文明也让普通的人类视之为“神”,历史何其相似,亚特兰蒂斯曾经以高超的基因技术,创造了不同的物种,但创造的时候,却没有父母种族的智慧,使得不同外形的受造物很多依然藏匿在地球的角落,恐惧与躲闪着与人类的交流,而这些素材在电视剧《X档案》中,很多被当地人传成是魔鬼一样的生物。在里面,人类的父母各异,人类的孩子也各异,我们在千百万亿年的轮回中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只是,这种创造越来越背离了初衷,失去了真实的光。

    如果说失去了真实的光芒,那么真实的光芒又在何方呢?

    大宇宙呼吸,是波动的,有波动规律的。如同我们每个人的呼吸一样,同样的,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个宇宙的存在,被称呼为小宇宙。小宇宙无疑是与大宇宙也是一体的,这其中的规律也是靠这种波动。这个规律,在人类有限的理解中,应该是无限接近于华夏古文明中所称呼的----道。

    在这个模仿造物者的创造过程中,所谓的受造物逐渐由精细变得粗糙,打个比方就像我们造一个铁锹把出来,而大猩猩们的模仿却只能粗略做成砍掉枝叶的棍子。包括造物者在最初协助受造物所使用的方法,所以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被无法理解的受造物崇拜成迷信与宗教一样。

    就这样一代代受造物在模仿着,在模仿上一级造物者的时候,也都在创造自己的造物,并且在这样的造物面前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人类同样也不能例外。由大宇宙意识沉降到地球上只开启10%大脑和两对DNA的人类,很多精细的品质已经休眠,我们也称之为被封印。那么在这样交杂而又粗重的氛围中的人类,又继续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造物主的行为。转基因或者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这些都是人类在造物方面的尝试。

    就是这样的,这些越背离最初源头的受造物,越粗糙,能量线更失去原初的真实性。所以对于饮食来说,我们为了延缓食物发霉腐败加入添加剂与防腐剂,这已经使食物背离了原始的状态,煮炖相对损失小些,但煎炒烹炸高热加工可能损失就多些,而加入添加剂防腐剂的成品食品则损失了更多本真的能量。转基因损失的更多,甚至人为改动。而杂交,仅仅是原初属性分体的不同方式的再融合,并不破坏原始属性。但本源属性的逐渐偏离扭曲失真,这在意识沉降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

    转基因仅仅只是人类模仿造物主时所造物之一,人工智能同样也是。十分有趣的是在音频信号方面,有一种叫模拟信号,有一种叫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更接近真实,通过硬件手段尽量还原原始的声源。而数字信号,是在声音的振动波形上进行模拟,尽可能矩阵化颗粒化像素化,但最小单元是波块,而非圆润的真实波形。但这属于失真。不仅仅人工智能属于失真,电脑的二进制系统所构造的010101......系统,也无疑是失真的数字信号构成的。有人说电脑是通过太极演化来的,这种说法无法形容它的对错,但确实原型是太极,但是是已经完全量化的数字模式。

    可以说这种追求量化的方式,已经开始背离最初宇宙的原始设计,都属于失真状态。但这种失真状态既然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就如同我们存在于大宇宙的呼吸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失真也是属于这个整体宇宙,这不过只是原初意识的扭曲。但随着宇宙呼吸的进行,扭曲会回复到受造初始状态,然后统一进入合一零点意识,再进入下一个镜像呼吸的宇宙大环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