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小说屋>青春都市>我成了富一代 > 第七百一十九章 寻求合作
    叶风准备的备胎计划。

    其实也是受到了任总的影响。

    任总,是华国危机感最强的企业家之一。

    就在华为成为我国电子产业百强之首,在这一片歌舞升平中,任总却给内部员工写了一封信《华为的冬天》。

    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

    这封信指出了华为最高和最低的战略,只有三个字:

    “活下去!”

    1998-2002年正是我国通信市场疯狂扩张的阶段,华国移动从电信拆分后,获得独家移动牌照,开始密集建设gsm网络,仅粤省一个省的移动gsm扩容,订单就高达上百亿。

    由于起步晚,2g标准必要专利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国内市场几乎都被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收入囊中。

    华为虽然在1998年就研发出gsm产品,但在技术上与国外产品还有差距,其一贯的战术也失灵了。

    固网时代,任正非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对每个县的本地网项目寸土必争,战胜了一众跨国企业,成为国内通讯设备行业的老大。

    在摸清华为套路后,跨国公司开始对华为实施定点精准打击。

    华为研发出哪款产品,就立马降价打压,华为在重点市场始终无法突围。

    这也是跨国公司惯用伎俩。

    你没技术时,卖天价。

    你有技术时,低价抢你市场,往死里打压。

    危机之下,华为开始转型。

    2003年后,华为开始向小灵通和手机市场进军。

    正当华为准备大展拳脚时,坏消息,从海外传来。

    2003年1月,思科起诉华为侵犯知识产权,两大公司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的明争暗斗。

    在与狼共舞的同时,任总深刻地领悟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华为要真正站起来,不能被别人卡住脖子。

    基于极限生存假设,任总把公司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独立出来,在2004年拍板成立华为海思,踏上了芯片设计这条“不归路”。

    在任总心中,海思的地位非常重要。用他的原话来说:

    “海思一定要立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当断粮的时候,备份系统能用得上。海思的芯片可能几十年都用不上,但是还得做,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就可能出现千百亿美金的损失,公司也会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